文旅部:元旦春节期间加大产品供给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中新网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 应妮)文化和旅游部28日在线上召开2022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元旦春节期间群众文化活动相关情况。
为丰富元旦春节期间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热烈、文明向上的浓厚节日氛围,文化和旅游部将引导支持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在确保活动安全和群众健康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村晚”、庙会、民俗演出、展览、群众文艺巡演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其中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经过几年的培育发展,这项活动由最初乡村群众自娱自乐的群众文艺演出,逐渐发展成为群众文艺创作表演、民间特色文化展示推广、乡村好物美景推荐分享等多种内容形式相结合的综合性节庆活动。今年将紧扣“启航新征程,幸福中国年”主题,采取各地一体联动、线上线下融合方式,推出饱含浓浓中国味的“村晚”系列产品,开展充盈满满中国风的“小年接力展播”“新春大联欢”。经各省推荐遴选,目前初步确定了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70多个“村晚”示范展示点,包括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娘热街道、青海省互助县五十镇班彦村、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等。
同时,春节、元宵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与春节、元宵节相关的龙舞、狮舞、年画、剪纸、灯会、庙会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有200多项。2023年春节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中,文旅部将支持与春节相关的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全面开展非遗相关活动,支持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及广大侨胞返乡省亲、祭祖、团拜,参加各种形式的节俗和非遗传承体验活动;继续举办“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支持网络平台集中展播非遗年俗视频,并根据小年、除夕、大年初一、元宵等时间节点推出“赶大集买年货”“晒团圆年夜饭”“舞动中国龙”“点亮中国灯”等话题讨论、直播活动;发动年俗非遗项目所在地区的非遗保护机构、保护单位和非遗传承人,用镜头记录年俗非遗传承活动,在网络视频平台直播或视频展播,让人民群众“云端”感受欢乐、喜庆、祥和的中国年氛围,同时进一步支持各地依托丰富非遗资源广泛开展非遗传承实践和为民服务活动。(完)
43年 就为了一头牛?****** 有这么一种牛 它出生在内蒙古乌拉盖草原 现在足迹却已遍布全国 图源:农民日报 华西牛牛群 它让我国拥有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 专门化肉牛新品种 打破了我国肉牛主导品种 核心种源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 科研人员们为了它整整研究了43年 它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华西牛! 为什么要研究牛? 我国是农业大国,牛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动力来源,被称为六畜之首。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到二十世纪80年代,牛逐渐退出农业生产,传统役用牛培育逐渐式微。与此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对肉用牛的需求日渐增加。 怎样把牛从过去的“役用”转变为“肉用”,推动我国养牛业由传统养殖向现代肉牛产业跨越,是摆在科学家面前的一道难题。 图源:摄图网 良种是肉牛业发展的关键,是肉牛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但由于农耕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肉牛育种起步较晚,到20世纪80年代,肉牛生产水平仍旧很低、肉牛良种覆盖面小、主导肉牛品种种源严重依赖进口。我国肉牛生产群体中占比65%的西门塔尔牛杂交群体的供种长期依赖国外,核心种源的对外依存度高达70%。 华西牛有多“牛”? 2021年底,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华西牛”获得国家畜禽新品种证书。自此,我国自主培育的,遗传性能稳定、生产性能良好,符合肉牛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肉牛新品种诞生。 图源 :农民日报 “华西牛”新品种审定证书 “华西牛”毛色以红色、黄色为主,少量白色花片相间,腹部、头部、肢蹄、尾梢均为白色。公牛体格强壮、背部宽厚、肌肉发达;母牛体形匀称、性情温顺。 图源:中国农科院 华西牛种公牛、种母牛 1. 适应性“牛” 华西牛繁殖性能好,适应面广,既能适应我国的牧区、农区以及北方农牧交错带,也适应南方草山草坡地区。 2. 肉量产出体重“牛” 华西牛成年公牛体重达900公斤,成年母牛550公斤以上,屠宰率62.39%,净肉率53.95%,平均育肥期日增重达1.36公斤,主要生产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市场竞争力“牛 ” 据预计,到2025年,“华西牛”每年可提供进站采精公牛400头左右,我国肉牛自主供种率提升到70%。到2027年,每年提供优秀种公牛将达到500头以上,自主供种率将达到80%,实现核心种源自主可控。 按照当前遗传进展推算,“华西牛”再经过5-10年选育提升,其生长速度、产肉性能和屠宰性能等主要肉用指标将媲美美国、澳洲等顶级肉用西门塔尔牛核心群。“华西牛”优秀个体冻精可以对外出口,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43年科研长跑,关关难过关关过! “华西牛”培育工作起始于1978年,2002年至200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牛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首席研究员李俊雅带领团队在云南、湖北、新疆等地调研后,目光最终停留在内蒙古乌拉盖草原。这里的牧民世世代代养牛和羊,牛群经过改良,是肉牛育种的理想基地。 图源:澎湃新闻 乌拉盖草原 1. 遗传进展慢?用基因组选择技术! 育种之初,李俊雅的团队就遇上了巨大难题。由于肉牛世代间隔长,繁殖效率低,且生产模式复杂,育种数据收集难度大,导致肉牛育种遗传进展缓慢。 图源:农民日报 研究人员正在进行牛肉脂肪酸含量测定 为此,李俊雅团队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华西牛基因组选择参考群,率先将基因组选择技术应用到育种工作实践中。参考群内的全部个体既有表型数据如体高、体重等,又有基因型数据,通过参考群体可以评估后代个体的种用价值好坏,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实现早期选种留种。 2. 基因芯片昂贵?多方支持! 基因芯片又称DNA芯片或生物芯片,能够对个体基因型进行测定。利用芯片分型的基因组信息,对个体进行准确的育种值估计,实现早期选种,是全基因组育种技术所依赖的重要工具。 “最令我难受的是2012年前后,我们的课题一分钱也没有,甚至到了要借钱干活的境地。”李俊雅说。在选育提高阶段,基因组选择技术所需的基因芯片需要从国外进口,而当时的进口芯片一头牛的测定费用就高达3000多元。李俊雅寻求企业、社会力量的多方支持。就这样,团队继续一边干活,一边努力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图源:农民日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牛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主要成员 3. 课题结束意味着保种灭亡?打破“魔咒”! 育种界里有一句老话,“课题结束之时就是保种灭亡的开始。”肉牛新品种通过审定并不意味着育种的结束,能不能推广下去,能不能保持品质,是更需要解决的问题。 李俊雅及其团队把解决方案定为联合育种。最初,团队与15个养殖户建立了合作。2018年,成立了有22户成员的乌拉盖管理区博昊良种肉牛繁育专业合作社。到2022年,全国“华西牛”核心场户达41家,联合育种企业总数达60余家,形成了“全国一盘棋”华西牛联合育种模式,先进育种经验逐渐推广至全国。 图源:腾讯网 255头华西牛从乌拉盖管理区顺利启程,远赴山西 资料来源:农民日报、澎湃新闻、科技日报 整理:董小娴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